三亞新聞網3月19日消息(三亞傳媒融媒體記者 林林)“明天上午9點半,市里的宣講團要到馬也村的大榕樹下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大家有空可以來聽聽”“那必須來!我報名”“我也報名”……3月14日,育才生態區立才居居民委員會黨委副書記董福生早早地就通過村民微信群將這一消息傳達給村民。原本安靜的微信群,瞬間熱鬧起來。
3月15日上午9時,村民們早早就搬著椅子來到大榕樹下等候。人群中,身著黎族服飾的董鵬燕格外引人注目?!捌饺绽镏挥屑矣邢彩?,大家才會穿上民族服飾。今天聽說有老師要來給我們講課,我特地換了一身衣服?!碑斕?,村民董鵬燕和她的朋友們不約而同穿上了喜慶的黎族服飾,以表達喜悅的心情,迎接宣講團的到來。
百年榕樹下,跟董鵬燕一樣滿懷喜悅與期待的,還有馬也村的黨員干部以及立才居工作人員約40人?!耙晃覀冏稽c?這樣你們說的我也能聽得更清楚?!币婚_場,三亞市“8590”青年干部讀書班宣講團成員、天涯區委辦副主任馬玉斐就用“話家?!钡拈_場白讓大家會心一笑。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為農村發展指明了方向。馬也村有著豐厚的生態資源稟賦,發展特色農業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瘪R玉斐一邊用接地氣、有溫度的話語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一邊結合馬也村實際,分析產業發展情況。榕樹下,黨員、群眾聚精會神聽講,不時提問互動。
“搞農業還能掙錢嗎?”“老師,今天的宣講主題是做好‘土特產’文章,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我們該怎么深挖本村的‘土特產’?”活動現場,村民接二連三拋出問題。
“我注意到,我們村主要以水稻、芒果、反季節瓜菜等農作物種植為主要支柱產業,雖然作物種類多,但都是直接拉去賣,生產鏈條短而不全,掙不到除了賣菜、賣水果之外的錢。如果我們想做好‘土特產’文章,就一定要‘補鏈條’,將產業鏈條拉長,從種植向深加工和電商銷售等環節延伸。這一過程中,可以探索‘公司+合作社+農戶’等模式……”馬玉斐耐心地解答村民提問,不知不覺,1小時的宣講會接近尾聲。
“老師講的沒有大道理,沒有簡單說教,都是講故事,對農村的情況還了解那么多,我們就喜歡聽這樣的課?!贝迕穹└嬖V記者,希望今后多舉辦這樣的宣講活動,讓村民們從中獲得更多精神力量,助力鄉村振興。
現如今,一條小板凳、一份演講稿,成為三亞市“8590”青年干部讀書班宣講團成員宣講的“標配”。他們以普通群眾的視角、接地氣的語言、聽得懂的道理、講故事的方式,以自身工作經歷為事例,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轉化為“家常話”,讓宣講更加靈活、更有溫度?!霸谶@次宣講中,我也學到了很多。那就是,既要把群眾當作宣講的受眾,找出群眾愿意聽和喜歡的宣講語言;又要把群眾當作宣講的主角,引導和鼓勵他們講出團結奮斗的故事,從小切口、小故事出發,讓他們切身體會到原來黨的二十大精神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北M管宣講已經結束,但馬玉斐仍意猶未盡,她告訴記者,下一步,她將繼續通過多種形式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進一步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在鄉村一線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原標題:三亞市“8590”青年干部讀書班宣講團走進育才生態區
古榕樹下的宣講走“新”又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