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有云:“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被鶎狱h支部書記,最明白群眾的愁與愿,最知道黨員的困與惑,也最清楚鄉村振興發展的路徑與方法。
踏著春分的節氣點,記者走進美麗鄉村博后村,對話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擁有豐富基層工作經驗的蘇少洪,與他一起探討基層黨員干部在新時代如何做好美麗鄉村的產業文章。
?人物簡介
蘇少洪,1977年出生,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三亞市吉陽區博后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他已任村黨總支部書記13年、村委會主任7年,帶領村民闖出一條以民宿業帶動產業興旺、促進鄉村振興的路子。
3月20日,在博后村哎岬湖畔小康石旁,蘇少洪(右)給上海游客當導游。 記者 李學仕 攝
記者:在北京參加全國兩會的感受如何?回村第一件事做了什么?
答:作為一名基層村干部,能當選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到北京參加全國兩會,心里非常高興,覺得身上的擔子很重,壓力不小,但責任在肩、干勁十足。尤其是聆聽習近平總書記閉幕式上發表重要講話時,坐在我身旁的廣東、四川全國人大代表,和我一樣來自基層,大家激動得流淚了:真切感受到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刻內涵。
作為博后村“兩委”干部,回村第一件事,便是把之前耽誤的工作補上,還要做好臨時性的參觀接待講解工作。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3月19日下午,在送走前來博后村的考察團后,我召集村“兩委”黨員干部開會,把自己在北京參會的見聞、心得體會分享給大家,一同認真學習貫徹落實全國兩會精神。
蘇少洪(左二)在博后村海納捷民宿接受記者采訪。 記者 李學仕 攝
記者:對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您是怎么理解的?
答:共產黨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對于博后村而言,守的是村民的產業,為的是讓村民過上好日子。
記者:2013年4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博后村,與企業和農民聊發展、話增收,一句“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的深情囑托,溫暖了億萬農民心窩。這句深情囑托,給您以及博后村發展,帶來怎樣的影響?
答:這句話深深烙刻在博后村3857名村民的心中,大家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深情囑托,擼起袖子加油干,讓廣大村民從鹽堿地中收獲盛開芬芳的“致富花”,凝聚起大家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士氣與干勁。村民過得是否幸福,是檢驗我們工作成績最重要的標準。
記者:您的成長經歷是怎樣的?對您今后發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我是退伍轉業的軍人。之前在廣西當兵,在部隊表現積極出色,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99年,我從部隊退伍轉業后在博后村周邊的酒店打工。直到2010年7月,回到博后村當選黨總支部書記,2016年又當選為村委會主任,一直連任干到現在?,F在回想起來,部隊與酒店的歷練,讓我磨煉出了不服輸、肯鉆研的精神。
記者:做了這么多年村黨總支部書記,尤其是近十年來,您感受到的最大變化是什么?最有成就感的事情是什么?
答:最大的變化就是村子美了、村民笑容多了,村集體經濟富足了。這一切的轉變都源自2017年,三亞市委、市政府決定在博后村建設美麗鄉村,既要改善村里的生態環境,又要投資推進光網、電網、路網、氣網、水網設施建設。村里的變化很大——污水橫流和臭氣熏天一去不返;泥土路變成水泥路;家家戶戶通了天然氣等。用數據來說,2012年,博后村人均年收入僅5200元,2022年達到了29500元。此外,大家的主要經濟來源除了租金、種植、企業務工之外,新增了民宿企業這一新渠道。截至3月21日,博后村已開58家民宿,共有1800多間客房。
看到大家腰包鼓了,思想觀念轉變了,民風家風和暢了,村產業經濟路子對了,這一切,都是令我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記者:您提到村集體經濟與產業興村的關系,博后村未來的產業發展方向是怎樣的?
答:從北京回到三亞,腦海中不時思考產業興村的問題。當前,博后村初步形成了58家民宿“矩陣”發展的良好態勢,但是與先進地區還有很大差距,與浙江的“一村一品”美麗鄉村建設相比,博后村需要提升的地方還有很多。未來美麗鄉村的模樣應該是,整個村域成為“大景區”。我心中描繪的民宿業3.0新藍圖可以分成三步走:第一步,通過技術等要素資源入股形式,組建村集體的平臺公司,更好與外界開展經濟合作;第二步,招募國內知名旅游民宿類的實體企業來博后村,招引優秀的年輕人到博后村,共同挖掘民宿產業的“下半篇”文章;第三步,由單一的“鄉村游”向“鄉村旅游度假”轉型升級,帶動博后村24小時經濟提質增效。
記者:基層工作事無巨細,怎么做才能讓群眾信服,當好百姓的主心骨?
答:干了這么多年的黨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最大的感受就是在其位謀其政、任其職、盡其責,要為廣大村民服務,矢志不渝地讓村民過上好日子,讓扎根在博后村的民宿業投資者共享美麗鄉村發展成果,與博后村一同拔節成長。
博后村村道兩側綠水青山環繞,特色民宿云集。 記者 李學仕 攝
博后村簡介
博后村位于亞龍灣國家旅游度假區西南部,距三亞市區約20公里,毗鄰熱帶天堂森林公園,玫瑰谷、紅峽谷高爾夫球場等景區坐落于村莊中。全村總面積約8500畝,其中耕地2400畝,坡地山林地4600畝。下轄紅旗村、糖豐村、新坡村、紅光村4個自然村,8個村民小組,總戶數667戶,總人口3857人,是一個純黎族聚居村莊,也三亞市革命老區村莊之一。
博后村榮譽
2018年9月,被評為海南省五星級美麗鄉村
2019年6月,被評為海南省委組織部農村黨建示范點
2019年11月,被海南省委黨校選定為現場教學點
2020年4月,被評為海南省衛生村
2020年5月,被評為海南省五椰級鄉村旅游點
2020年8月,被評為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2020年9月,入選第二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
2020年10月,被評為海南省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
2020年11月,被評為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
2021年7月,被評為海南省先進基層黨組織
2022年12月,被評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
■記者手記
春分里的忙碌身影
三亞傳媒融媒體記者 張慧臏 郭志華
在三亞吉陽區亞龍灣一帶,玫瑰于春分時節散發芬芳。不遠處,博后村中的“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景觀石前,一位身著紅色T恤衫的人正認真講解。他就是記者等候采訪的主人公蘇少洪。
3月12日,來自云南的游客置身玫瑰花海自拍合影留念,習近平總書記十年前在此提出的重要論述“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的標語格外醒目。記者 郭志華 攝
“我喜歡籃球、排球,但很久沒有打了?!碧峒芭d趣愛好的時候,蘇少洪打了個哈欠笑著說,面對每天的工作,這些興趣愛好只能簡化為急匆匆地慢跑了。
對話采訪的40分鐘里,蘇少洪的電話接連響了20余次,幾乎都是工作上的事?!?6日晚上回到村里,至今已接待超過20波來自全國各地的考察團?!迸R時性、突發性,是蘇少洪每天在村委會的真實寫照。
“這么辛苦值不值?”面對記者提問,蘇少洪說,“父老鄉親把我選出來,我的職責和使命就是把大家帶上更廣闊的小康之道,過上更好的生活?!?/span>
時間,是對追夢人最好的獎勵。懷揣著一顆熱愛故土、反哺家鄉的初心,蘇少洪一頭扎進村里的鹽堿地,在翻滾與奮斗中,把博后村從家底空空,干到了村集體經濟收入86萬余元,迅速成為全國美麗鄉村建設的“樣板村”。
村子名氣大了,一波又一波的考察團接踵而至。接待工作雖多,但對于蘇少洪來說,是難得的學習機會。他與到博后村考察的各地領導、同仁互動交流,共同探索鄉村振興新愿景:計劃成立村集體平臺公司,聚集各項要素資源,將博后村打造成鄉村旅游度假村,讓村子實現效益最大化。
行走在博后村,不少年輕人與蘇少洪見面打招呼,都會叫一聲“兵哥哥”,令記者有點疑惑。他解釋說:“我是一名退伍老兵,只要認準的路,大伙兒都覺得對,那我就義無反顧帶著大伙兒一起干?!?/span>
“不好意思,要接待的考察團到了,有事你給我打電話吧……”蘇少洪起身和記者握手告別。
他又匆匆地趕去村委會,此刻記者手機上的時間顯示18時15分。
(三亞傳媒融媒體記者 郭志華 張慧臏 實習生 鄭慧婷)
原標題:
“繪就民宿產業3.0新藍圖”
——春分時節三亞日報記者對話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蘇少洪